文 | 毒眸

“可能是我贱吧,非要打开《跳楼机》”,不少网友在网红歌曲《跳楼机》评论区如此留言。

作为最新走红的网络神曲,《跳楼机》成绩可谓相当亮眼。不仅拿下Spotify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榜首,更是跻身全球榜单top15。

各大综艺也都开始“蹭热度”。《乘风2025》选用《跳楼机》作为竞演歌曲,遭到叶童组和侯佩岑组的双双哄抢。

《天赐的声音6》中王源、刘宇宁都想尝试《跳楼机》,最终花落张靓颖。张靓颖的全新演绎也让不少网友觉得《跳楼机》“专升本”了,甚至有股“米其林主厨做麻辣烫”的味儿。

更吸引网友眼球的是,音乐博主@遇见好音乐-觅听称这首去年年底发布的网络单曲拿到了4000万左右的收入,包括流媒体结算海外发行版税、演出授权以及重置、公播、手机智能终端授权收入等。

这让不少网友震惊。一方面,在大部分网友眼中,《跳楼机》歌词直白,旋律简单,口水歌的水平也能拿这么多钱确实令人不平;另一方面,也有网友认为,在流量时代,能抓住用户审美,产出对应内容,赚钱就不寒碜。

实际上这是一场关于内容与商业的讨论。一首歌曲的确是商品,但也不单纯是商品,如果一味追求流量效应,不求艺术创新,那么最终形成的,可能是一个正确但无趣的负循环。

暴富神话里的《跳楼机》

“截至四月初,《跳楼机》有4000万左右版税营收”。

在一篇讨论流行歌曲《跳楼机》收入的小红书帖子下方,音乐博主@遇见好音乐-觅听如此回复。随后,@遇见好音乐-觅听发布笔记,详细拆解《跳楼机》这4000万营收组成,包括1500万的流媒体结算、500万的YouTube、Spotify等海外发行版税、500万的演出授权以及重置、公播、手机智能终端授权等收入。

截至发文,《跳楼机》的出品公司及创作团队尚未对这一数字作出回应,但演唱者LBI利比已经不断在社交媒体发布“战报”,称自己的这首《跳楼机》已经拿下Spotify港台地区以及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榜首,更是在全球榜单飙升至top15。

某种程度上来说,LBI利比还是谦虚了。《跳楼机》截止目前发行也才不到半年,但已经在全网音乐平台拿下千万点赞、千万收藏,论热度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是陶喆的《爱我还是他》、王力宏的《爱错》以及周杰伦的大热单曲。

已经有不少网友发出感叹,“若论数据,或许LBI利比才是当今的白金级音乐人”。

其实早在2024年11月,《跳楼机》刚发行之际,这首歌曲并没有一飞冲天,迅速爆红。而是在两个月后,不少网络歌手以及音乐博主开始大规模翻唱,比如新生代男团Ozone成员周子翔、马来西亚人气歌手蔡恩雨、网络歌手EN等,YouTube网红博主@木星人也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荐,这才让《跳楼机》快速拥有在同一圈层迅速传播的基础与可能。

来到今年2月,《跳楼机》开始爆火,而这则不得不感谢短视频平台。

在短视频平台上,《跳楼机》成为不少情感类视频的首选BGM。配合着“Baby我们的感情好像跳楼机 / 让我突然地升空又急速落地”“可能是我贱吧 / 不爱我的非要上”等伤感歌词,网友们纷纷开始“emo”起来,其流行程度堪比当年《前任3》的主题曲《体面》一样暴击年轻人为爱狂喜又心痛的心脏,#跳楼机emo挑战#的话题播放量甚至可以突破50亿。

另一个侧面,则是由歌名引发的娱乐性传播。《跳楼机》这一与常规伤感情歌不符的歌名以及游乐园中自由落体设施这一意象,激起了不少年轻网友的好奇心,人们纷纷乘坐上这座听觉观感的“跳楼机”,通过音符来一探究竟。

当《跳楼机》流行到台湾地区时,台湾网友还将歌词里的“跳楼机”全部替换成“大怒神”(台湾地区对游乐园中自由落体设施的称呼)对歌曲进行二次创作,出人意料地再次提升歌曲热度。

再到今年4月,《跳楼机》开始出现在两档顶级综艺《乘风2025》《天赐的声音6》之上。前者《跳楼机》成为姐姐们的热门竞演曲目,被侯佩岑和叶童组双双选中,最终叶童凭借《跳楼机》直接带领组员拿下喜爱度第一。后者更是受到六组嘉宾的“哄抢”,刘宇宁、王源都说自己想过把《跳楼机》当作首期演唱曲目备选,但王源因为“演唱难度大”放弃,最终花落张靓颖。

种种《跳楼机》的火爆、被“哄抢”都让不少网友倍感意外。毕竟在听众眼中,《跳楼机》只是一首上不得台面的“网红歌曲”。

好音乐不多,网红歌盛行。这并不是其中哪一方的问题,而是在整个传播环境发生巨变,用户审美喜好更新换代的背景下,每一方都做出了看似最“正确”的选择。

但音乐,或许就需要一点“正确”以外的叛逆、狂野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