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国中对于我省如何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技资源等创新潜力,强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样表述。
刘国中指出,过去的一年,科学技术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增两院院士6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众创空间110家,高新技术企业380家,全省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21.5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申请发明专利4.66万件,增长106.5%,增幅居全国第一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达10.8%,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3.9%,大型运输机、新能源汽车、闪存芯片、高端液晶面板等成为陕西制造新名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6项,通用项目获奖数量居全国第四位。今天表彰奖励的优秀科技成果中,先进复杂反应堆的中子学计算新技术及应用,高精度硅微机械陀螺及其工程化技术,全长人胶原蛋白的发酵合成剂应用,小麦条锈菌病毒变异与条锈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刘国中强调,要把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技资源等创新潜力,强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咸新区和杨凌双创示范基地等国家创新试点示范建设,全面提高创新供给能力,努力走在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的前列。
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要坚持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主攻方向,强化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化军民、省部、央地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动能转化。在高端能源化工、智能制造、空天动力、半导体集成电路、精准医疗等领域,集中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加快攻克关键共性技术,切实解决好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加快推进西安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航天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汉中航空智慧新城等建设。
要创新地方与国家部委在陕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大力推广“一院一所”创新模式。加快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等平台建设步伐,要继续推动央企进陕,深化央企与地方企业战略合作。
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四主体一联合”新型研发平台建设,发展中小企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加快组建技术创新联盟。
要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力争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特、尖、专、精、小微企业。
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打造集成果发布、需求征集、众包众筹、成果交易于一体的应用平台。要进一步拓展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西安科技大市场等功能,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努力把西安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辐射到全省,把陕西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辐射到全国。
要促进高新区联动发展,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推动资源匮乏地区和贫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
要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积极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
要充分调动全省160万科研人员的力量,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深化薪酬制度、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落实科研成果三权下放和股权、期权激励政策。深入实施百人计划提升工程,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三秦学者创新团队计划等培养计划。
要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三秦大地蔚然成风。
要依托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加大减免税费、融资担保、离岗创业等政策落实力度,打通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公共服务等环节的瓶颈制约。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经验。推动建立科技与创业投资相结合,科技与银行信贷相结合的科技投入机制,着力解决科技人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风险资本供应不足的问题。
要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众创示范空间、孵化平台,创新推广“开放需求众包、创新创业大赛、种子天使众筹”等双创助推模式,努力培育形成融合、协同、共享的双创生态环境。